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

首款40nm製程繪圖晶片,ATI Radeon HD4770實測

首款40nm製程繪圖晶片,ATI Radeon HD4770實測

AMD近幾代繪圖處理器產品都率先採用新製程,提供高效能表現,功耗又不至過高的顯示卡。現在,最新一代產品又再拔得頭籌,率先採用40nm半導體製程!首款採新製程的繪圖處理器屬於中高階等級,產品型號為ATI Radeon HD4770。

中央處理器或是繪圖顯示器的過往歷史,通常新一代產品會採用當時最成熟的製程。而引進新製程時,則會使用現有的架構設計,如此的做法都是用來確保產品的成功率。

這次 AMD繪圖處理器採用新世代的40nm製程,定位介於HD4800與HD4600系列之間,就內部主要設定值來看,感覺比較接近現有的HD4830。但HD4770採用更精密的製程,代表在相同的晶片面積中可以塞入更多的電晶體數,對於功耗也有幫助。


HD4770的長度界於4850與4670間

除了採用新製程之外,HD4770的定價策略也令人訝異。官方設定價位是109美元,比原先99美元的定價稍高一些。100美元左右的價位帶,向來是高需求量的利基市場,以HD4770的效能表現來衡量,是非常超值的選擇。

HD4770規格比較表

HD4670

HD4770

HD4850

製程

55nm

40nm

55nm

電晶體數

514M

826M

956M

核心時脈

750MHz

750MHz

625MHz

串流處理器數

320

640

800

材質紋理單元

32

32

40

ROPs

8

16

16

記憶體種類

GDDR3

GDDR5

GDDR3

記憶體容量

512MB/1GB

512MB

512MB/1GB

記憶體匯流排寛度

128位元

128位元

256位元

記憶體時脈

1000MHz

800MHz

1000MHz

記憶體頻寬

32GB/s

51.2GB/s

64GB/s

最高電源功耗

59W

80W

110W

從規格比較表當中,可以看到採用40nm製程的HD4770內部擁有826M顆的電晶體數,略少於HD4800系列的956M顆,卻高出HD4670一大截。若從內部架構來比較,HD4770擁有與HD4830相同的 640個串流處理器與32個貼圖材質單元,加上核心工作頻率為750MHz,讓HD4770擁有相當不錯的效能表現。

在記憶體搭配上,HD4770搭配容量為 512MB的新一代GDDR5記憶體,記憶匯流排寬度為128位元,預設工作頻率達到 800MHz,同樣也提供較佳的效能。


公板採用八顆奇夢達512Mb(16Mx32) GDDR5記憶體晶片

至於許多使用者注意的功耗部分,HD4770的TDP達到80W,比HD4670(59W)高出不少。二款處理器內部電晶體數相差頗大,原本就需要更多電源,但還好HD4770是40nm製程才不致於增加太多,有如此功耗表現已屬傑出!

只是,它的功耗仍超過PCIe x16插槽的供電能力,所以需要一組額外的電源供應。


取下散熱片後的樣子

在散熱部分比較令人好奇,因為公板顯示卡採用了較厚的散熱片,占用了二個擴充槽空間,其設計與高階產品類似,即以鼓風式風扇吹向機殼後方,繪圖處理器上方的散熱片則加了熱導管,讓熱的導出更有效率。

根據 AMD表示,HD4770的功耗並不算高,採用這樣的散熱只是參考,因為各家設計可以依照自家需求設計,基本上使用薄型散熱器就可維持正常工作溫度了。

效能測試

這款新顯示卡的效能表現如何呢?我們將 AMD提供的HD4770公板顯示卡安裝在測試平台中做效能測試,平台元件如下表所列:

平台設備
說明

處理器
AMD Phenom II X4 955(3.2GHz)

記憶體
A-Data DDR3-1600+ 2GB x2 設定為 DDR3-1333MHz

主機板
華碩 M4A79T Deluxe

硬碟
WD Raptor 36GB SATA

作業系統
Windows Vista Ultimate SP1

測試軟體

  • 3DMark 06
  • Crysis
  • Far Cry 2
  • Company of Heroes:Opposing Fronts

測試結果

測試總評

Radeon HD4770 的內部架構接近HD4830,因此效能表現相當不錯,優於之前同樣中階定位的HD4670,但建議售價卻沒有差太多。現在想要購買中階顯示卡的讀者,HD4770是較好的選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小廣告